美国Del Monte(地扪)的片装菠萝罐头爽身粉及香浴液广告,广告主体是逼真的菠萝片,衬以夏威夷的椰树和海滩为背景,能较准确的传达商品信息,脱离了纯艺术的范畴有商业广告的风格,
(1918年) 南太平洋蒸汽客轮客运海报,主画面以客轮为主体,配以了相关文案,(1910年) 时装广告(1913年) “MAVIS”爽身粉及香浴液广告(1920年)
奥斯卡.威尔德的诗剧《埃尔索达》的演出海报。(作者:英国著名插画家奥布里.比尔兹利 1895年) 雀牌牛奶蛋糊粉的招贴广告(1896年)
[1850--1899]印刷业的发展,使报纸走进平民生活,当时的报纸广告以白描的手法,平铺直叙地阐述产品特性,风格朴素而率真。而到了后期,印刷术的飞跃发展:平版印刷使得印刷画面更精美,色泽更真实。海报开始充斥大街小巷,这个时期是海报的黄金时代,而搜集海报成了时尚。
[1900--1909]这个时期,一些杰出的广告人致力于广告的学术理论研究,Harlow gale的《广告心理学》、Walter Dill《广告原理学》相继问世,现代广告设计雏型形成。一些大型企业也有意识地长年地塑造良好形象,此时的海报广告造型以绘画为主,但也加强了线条与色彩的运用。
[1910--1919]在战争的刺激下,交通事业迅速发展、报纸发行量激增,其时广告社形成。美术领域的多元化发展,也导致广告的多元表现。
[1920--1929]汽车的普及、爵士乐的流行以及分期付款的发明,使人们的消费热情日渐高涨,市场的竞争更趋白热化。但此时的广告风格没有大的突破,主要是启用电影明星,利用其的号召力,以期打开市场。
[1930--1939]经济大萧条时期,企业开始注重产品宣传前的市场调研及整体规划,广告社内部分工细化。其时广告更注重运用宣传策略,而超现实主义大行其道。
[1940--1949]其时的广告被注入了浓厚的政治色彩,形形色色的商人打着爱国的旗号。而在后期,随着战争的结束、经济的复苏,广告业继续向前发展。
[1950--1959]营销学、传播学的形成,使现代广告学的框架及体系,更加牢固及完善。摄影制版术的发展,使摄影广告占据越来越重的比例。其时的广告注重了文字、图文的编排。
[1960--1969]是广告的重要变革时期,Bernbach提出了革命性广告理念:只有与众不同的广告,才有与众不同的产品。其时的广告比以往更加注重创意的新奇性。
[1970--1979]这是广告业的巩固与充实期,广告人加强对人们消费行为、心理的研究和预测。这个时期概括出了现代广告本质的两条原则:可信性和新奇性。
[1980--2000]科学技术在这二十年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,尤其是电脑的出现,使得平面广告设计队伍高度专业化,半路出家的设计师不复存在。
广告语言日臻国际化,不再充斥纷繁的信息,自然、朴实之风重回。
还有一种是“幻灯片广告”(Commercial card)。这种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静止画面广告,有简单的解说或配乐,长度一般不超过5秒。
电波广告
利用电波媒体,主要是电台媒体和电视媒体所做的广告的总称,相对于平面印刷广告而言,它的信息载体是“电波”和“光波”,而不是“纸张”。电波广告主要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电台播送的广告,叫广播广告。另一类是电视台播送的广告,叫电视广告。
电波广告的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:
1.时间结构性。这是电波广告主要的特性,电波广告将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储存在时间的流程中,离开了时间因素,信息就无法存在与展开。电波广告的容量是时间,时间越长,电波广告所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多。
2.接受的被动性。因为电波广告是以连续不断的声波、光波信号为载体的,受众不能选择接受的时间和顺序。
3.即时性。电波的速度极快,可以瞬间到达,所以电波广告具有迅速传达的特征。
4.同时性。电波广告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使不同地域的受众同时收到广告的信息。
5.广泛性。由于电波广告的覆盖面很广,它的受众也极为广泛。
印刷广告
采用排版印刷技术制作,以图文作为传播载体的视觉媒体广告,它包括报纸、杂志、传单、招贴、函件、宣传册等许多形式。
印刷广告具有以下特点:
1.容量大,图文并茂;
2.保存性强;
3.快速、有效且经济,印刷广告主要由文字和图形两大部分构成,文字包括标题、正文、标语、附文等构成要素;图形包括绘画、照片、图案、商标、图样等构成要素。
4.印刷广告曾经作为先进的广告形式,为推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,目前它仍然是被普遍使用的广告形式。